English

高校后勤在改革中迈向社会化

1999-11-20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高校办社会,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。近年来,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,在各地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,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迈出较大步伐——

高校办社会,沉重的后勤负担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。近年来,特别是今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夏季的高校扩招以来,在各地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,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迈出较大的步伐,上海、北京等地许多高校初步实现了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。

后勤社会化改革,使高校后勤工作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。从80年代初开始,高校后勤改革借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,首先从伙食起步,由单向定额承包发展到综合定额承包,继而深化到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由点及面、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整个后勤部门,初步把“统得过死,包得过多”、平均主义、吃“大锅饭”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部分经济核算制的半企业化管理体制。

进入90年代,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,后勤也开始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探索。后勤改革由综合承包的模式,通过改体制、转机制、引入企业化管理,发展到小机关、多实体或小机关大实体、大服务模式,继而又发展到组建后勤服务集团。清华大学从1993年成立饮食服务中心以来,转换经营机制,实行企业化管理,对学生的服务质量显著提高。6年来,该校本科生、研究生增加4000多人,在编的饮食服务人员不但没有增加,而且逐年减少,共计减了135人。中心还自筹经费6095万元,累计投入2400多万元,用于改善食堂的基础设施和办伙条件。浙江大学在后勤改革一路先行的基础上,抓住四校合并的机遇,按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组建后勤集团,基本实现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管理剥离。该校学生公寓服务管理公司与社会企业签定了联合建设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的合同,还与杭州市联办超市,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。华中理工大学组建后勤集团后,实行行业归口、规模经营,在财务、物资采购、生产加工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实行集中管理,每年节约600多万元。

以改革创新的思路,推进学生公寓建设,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创造。上海市采取政府政策支持、银行给予融资、企业投资建造、学生交费还贷的方式,增加学生公寓33万平方米,同时拉动了社会基本建设投资及相应的消费投资。据统计,上海市在新中国建立后48年间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建成的学生宿舍面积为98万平方米,1998年采取新的机制后,在基本不要国家投资的情况下,办成了过去16年才能办到的事情。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透露,到2000年,上海市将利用这种新机制,把高校6—8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全部改为4人一间。

北京市也以学生公寓为突破口,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。据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介绍,该市准备三年内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建设100多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。新建学生公寓按本科生4人一间、研究生2—3人一间标准设计,宿舍带卫生间,具备电视、电话和计算机网络插口。同时,北京市第一个校外大学生公寓建设项目———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大运村建设也已启动。大运村建在高校集中的学院路,包括4000间住房以及餐厅、洗衣房、商店、理发室、运动场地等生活服务设施,共计15万平方米。大运村的建设按照“谁投资、谁管理、谁受益”的原则,政府规划建设面积、规定建筑标准,吸引社会资金,实行招标、投标方式,按照教育设施建设的标准享受优惠政策,减免部分税费,不再由政府、学校包揽建设。

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对记者说,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是一场深刻的变革。这场改革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教育系统本身,而是要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。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这项改革,争取从现在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,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,建立起有中国特色、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。他说,改革将分两步实施:第一步到2000年底,所有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、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,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,按照现代企业制度,组建自主经营、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;第二步,从2000年底到2002年底前后,在高校后勤系统规范分离的基础上,在省、市及其他合适的范围内,组建跨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(实体、中心或公司),以专业化、集约化、企业化等形式,统一承担本地区范围内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